close


 


文/游祥洲


EQ的第一個重點-忍耐力
上次我們談EQ的三個重點,第一個重點是,談EQ就要談到我們的「忍耐力」。忍耐是一個過程,當忍耐工夫成熟的時候,「忍」與「非忍」就是:所謂忍辱,即非忍辱,是名忍辱。 我們要忍,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當下轉化這個情境,因此我們要忍;因為我們還沒準備好來接受這個情境,也就是說,是我們的心還不夠清明、還不夠清淨,所以我們容易受到外在情境的挑戰或者刺激。但是,忍的工夫做得久之後,這個忍可以幫助我們成熟一種能力叫做「不動」,情境發生的時候,這個心是不動的,這是忍在執行上一個很重要的價值!


EQ的第二個重點-同理心
以同理心來詮釋佛法講的「慈悲」,事實上要比「同情心」還要接近。從某一個意義來講,我認為「慈悲」是我們的貪瞋癡慢疑及所有八萬四千煩惱門,最好的一帖對治良藥。當然,我們講的慈悲是有層次的,在一般的層次上,也就是在所謂眾生的「緣慈」、「緣悲」的層面上,這個時候的慈悲,是有它一定的限制性的。所謂一定的限制性,是指慈悲心很容易和我們貪愛的心分不清楚、不容易分辨,我們會藉著慈悲的動機,把一些潛在的貪愛念頭合理化。所以,如果還在凡夫的層次,所有慈悲的動機和行為,事實上本身還不是很清淨的,還是有限制性的。但是如果我們用一種空性的修持,和對空性的體悟,來提升慈悲,那麼這個慈悲大概是所有法藥中,最好的一個法藥。從眾生緣慈、眾生緣悲提升到法緣慈、法緣悲,這當中要真正徹底地體驗到眾生空,這個時候才可能像《金剛經》所說的,真正地把眾生超越過去,然後提升到法緣慈、法緣悲。當從眾生空再進步到法空的時候,法緣慈、法緣悲也可以再上去,真正地、徹底地、圓滿地進入到所謂的「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」,也就是佛菩薩究竟的大慈大悲的境界!


《華嚴經》的《普賢行願品》,有一段非常動人的文字,當講到「恆順眾生」的時候,它說諸佛菩薩以「大悲為體」,就像荒野中的大菩提樹王,它的根是眾生,佛菩薩是它的花和果,而大悲心就像水一樣,用大悲水來灌溉樹根,然後菩提樹才會長大。我們從這個比喻,可以很清楚地體悟到,慈悲心對我們修行的重要性。這個慈悲心我認為用同理心,也就是設身處地為眾生設想的態度來對待,會更接近它的原意。為什麼剛才強調所有的法藥裡面,慈悲心是最好的一個對治良藥呢?想想看,當我們心中有慈悲心的時候,當我們心中有慈,也就是我們的喜樂要跟眾生來分享的時候,我們會去偷眾生的東西?還會去殺害眾生?會去毀謗眾生嗎?還忍心用惡口去挫敗眾生嗎?不可能的。有了慈悲心,自己已經不需要「殺?淫妄酒」,且守戒的能量很強,不殺相對的護生救生的動機就出來了,不偷盜的相對佈施的心,由於慈悲的關係,也就自然地出來了。就是說,如果從慈悲這個地方去守住我們的慈悲心,或換一個方式來講,守住我們的菩提心,很自然地惡業就不會發生了。所以慈悲心就是跟眾生分享我們的喜樂,慈悲心不只是分擔眾生的痛苦,其實慈悲心是轉化我們的煩惱、對治我們煩惱的良藥啊,也可以說,我們要保持心理健康,這個心理健康絕對少不了慈悲!我們心中如果有真正的慈悲、有深度的慈悲,怎麼還會惡口呢?怎麼還會綺語呢?怎麼還會兩舌呢?這些都不會發生的。所以有了慈悲,我們的心理會更健康!


一個有慈悲心的人,遇到別人用種種的方法來傷害,用種種不公平的手段來對付時,從慈悲的角度看來,眾生是那麼愚癡,做那些事情都沒想到將來要承擔因果,如此一想,就覺得這種攻擊、這種破壞、種種不公平的待遇,會覺得他人很可憐,心中的瞋恨心沒有了。我們要知道任何人給我們的傷害都是有限的,但是自己給自己的傷害卻可能是無限大。為什麼?譬如有人從你面前走過,很不屑的看你一眼,又順便丟給你一句「三八」!哇!你想,這還得了!你罵我三八,你憑什麼罵我三八?你就會從各種角度去想,你憑什麼?然後越想越氣,平常對你那麼好,見到你都讚美你,你現在不但沒讚美我,還給我難堪又罵我,越想就越不對。他白了你一眼又罵人,也許只有五秒鐘,可是在你的心中,卻可以把他丟下來的垃圾無限地放大,從因果報應的角度來講,那個人很可能會得到如蚊子叮,或走路時踢到石頭的報應而已,可是你心裡越想越氣,恨不得對方下地獄,而且不止下十八層而是下十九層地獄!佛教講「一切唯心造」,您知道「一切唯心造」的奧秘在那裡嗎?他的因果報應就是如此而已,可是你心裡面不斷地把他給你的這個眼神、這句話放大,你心中的惡念不斷地升起、不斷地重復,你每想到這句話一次、每生他的氣一次,你的惡念就是在放大、那個種子就在放大、在重複,你的種子不斷地在重複。現在請問你,你希望他下十九層地獄,最後是誰下去?是你自己!你可能會說,那不公平,罵人的是他,我並沒有罵自己。沒有錯,本來就是他罵你,他有報應的,他沒有僥倖!問題是你在心裡面把他這句話無限地放大,你不斷地以瞋恨心來回應他給你的不公平或不恰當的對待。最後,因為他給你的待遇是不公平的、是很明顯的不恰當,所以你的瞋恨心就更加地合理化。


要小心,有時候我們太聰明,聰明到可以把自己的瞋恨心,就這樣無限地合理化,覺得對他生氣是應該的,讓生氣的空間擴大、讓生氣得到更多的滋養。最後真正把這些所有惡念的種子,因為它實在太沉重了,沒有到十八層地獄沒法漏底。是誰來承擔這樣的後果呢?諸位,如果我們有慈悲心,會覺得他罵我們實在是好可憐,會覺得很可惜,他失去了做朋友的機緣,失去了對話的機會。所以,如果我們有慈悲心,就不會讓心中有更多的瞋恨心在那邊重複,而且我們會因為慈悲心的關係,而累積更多的福德資糧,所有的福德資糧都離不開慈悲心,都是從慈悲心生起的。所以我認為一個健康的人、一個自我情緒管理很健全的人,他通常都是用慈悲心來處理問題的。我不希望諸位只是聽到我講這些話,我誠懇地盼望諸位真正體會到這些話,而且回家後,真的是用這樣的慈悲心來看自己,用這樣的慈悲心來處理一些生活中,瑣瑣碎碎的干擾、困惑或不公平待遇。老實說,公平是講不完的,那來的公平?人與人之間怎麼會有公平?沒有公平的!你如果用追求公平的心來經營你的人生,你會發現大部份你是失望的、大部份是不實現的。因為公平這個東西怎麼來的?只有一個東西是公平的─因果啊!上次和諸位分享「缺憾還諸天地」、「缺憾還諸因果」,因為因果所實現的公平性,它在形勢上、在時間上、在實現的Timing上,有的地方都是出乎我們預料、是我們想不到的、Amazing!所以我常常和朋友共勉,我們學佛要深信因果,絕對不可以做因果的判官,不要看這個人不對,看那個人也不對。學佛以後多熟悉一點戒律、多熟悉一點佛教的觀念,這個時候這把尺就變得很精了,量這個不對,量那個也不對,數字都不對。我們可以這樣講,如果我們經常看到別人不對,除了增長自己的貪瞋癡之外,沒有增長什麼,看他不對、看他不屑,貪瞋癡慢疑就起來了。所以把學佛所得到的知識,用來反省自己,會增長自己的戒定慧,如果我們把學佛所得到的這些知識,用來反省別人,只會增長自己的貪瞋癡。看你要選擇那一個?


 我們知道印順長老的著作很多,他老人家有一段很重要的開示很精彩,他說佛法不管怎麼講,講到最後就是「反省」兩個字,而且是反省自己。所以我們有慈悲心的時候,如果有什麼不對的事情,我們先反省自己,「啊,我實在是很慚愧!我從前跟這個人沒結善緣,我很慚愧,以前沒把握時機、把握住因緣對這個人做出貢獻、給與關懷或及時表示善意,所以他今天有所誤解、有所毀謗。」若從這個角度去思維,我們就可從這個地方得到解脫。自己想一想,最大的囚牢、最大的牢獄、監獄,就是仇恨,仇恨的心是一個人對自己最大的折磨。別人傷害我、對不起我好像沒有錯,但是如果我們懂得「缺憾還諸因果」的道理,這些傷害有什麼用?最後你一定要相信的一點就是「因果到頭終有報」,你不需要自己去扮演因果的判官,因為你要去強扮因果的判官,你不但不成功,而且可能還會顛倒。所以恨一個人,我認為是最沒有智慧的事情,恨這個東西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想念,你如果喜歡一個人,快快樂樂地想念他嘛還蠻有道理;恨嘛,就是用最痛苦的姿態去想念一個人,這就叫做恨。這個人又不值得你想念,你又恨得不得了。修行人應該是「夜夜抱佛眠」,結果你是「夜夜報恨眠」來折磨自己!一個人如果生活在仇恨當中,甚至於會「午夜思維,痛心疾首」!這樣的折磨是多麼辛苦,所以學佛一定要好好地發揮我們的慈悲心、長養我們的慈悲心!這個我認為也是我們講EQ,情緒的自我管理裡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份。


覺知是我們學佛的根本工夫所在,學佛就是修行,修什麼?就是把覺知開發出來。這個覺知遍佈在我們身心的一切,這個覺知在六道輪迴當中,只有在人道裡面的眾生,這個覺知的開發是最強的。也許有人羨慕仙家的修行,以後可以到天界去,在印度婆羅門教信仰裡面,也認為上升天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。佛教高明的地方是,它看出了天界有一個致命的弱點,就是天界眾生因為他們累積了非常多的福德,而沒有修持六波羅密的機會。為什麼?因為到天界的眾生福報都很多,需要佈施嗎?你在天界對任何眾生的佈施,就是對對方莫大的羞辱,所以在天界,第一、你沒有機會修佈施波羅密。第二、天界的眾生都不侵犯他人、大家安份守己,所以持戒波羅密也沒有機會修、也不需要了。第三、到天界的眾生都是和善的,所以也沒有機會修忍辱波羅密了,不像我們人間有這麼的機會碰到許多壞人,可以成就我們修忍辱波羅密,如果你認為他是壞人的話。第四、天界的眾生也沒有機會修精進波羅密,一切都是現成的,說要什麼有什麼,有各種神通,什麼都很容易實現,所以精進波羅密也不發生了。禪定波羅密和般若波羅密也不需要了,這是最大的致死傷。


天界眾生,因為一切都是現成的,都是如此的舒服享受,所以在天界最大的問題就是非常容易累積、非常容易培養出一樣東西,叫做「無記性」。師父也常常提醒大家,不要落入無記啊!這「無記性」用台語來發音,好像意思就是說這個人的記憶退失了、記性不好。不是這個意思,這個「無記性」是說你失去了記別的能力,就是你失去了分析認知的能力,天界最大的問題就是智慧的退化。那是所有的宗教裡面強調天界最大的盲點,忽略了讓人形成無記性最大的陷阱。看看《大品般若經》裡面講:菩薩往生有四十二個去處,講菩薩不是凡夫,菩薩或發心行菩薩道者,往生之後有四十二個可以選擇的去處,但是你所發的願或可以去的地方,它都提醒你一句話──「不生梵天」。將來往生的時候,在菩薩道修持裡面,請勿讓我走入岔路,那個岔路是什麼?就是「梵天」啊。記住,我們學佛的同修要瞭解,天界對我們菩薩道來講,它是一個契悟,不是自悟,是無記性啊!


所以,相對的說,我們今天生在人間非常幸運,為什麼?因為有很多壞人、很多仇人、找麻煩的,沒有這些人,我們的六波羅密是不能成就的,沒有世間這麼多的誘惑、這麼多的困難、這麼多的困擾,我們六波羅密就不能成就。諸位可能聽我講後,發願從此不生梵天,但是這裡有例外,聽話不能只有聽一半,聽話只聽一半,就會落入另外一個陷阱。天界有一個地方是可以去的,也可以鼓勵大家去,什麼地方呢?就是兜率天有一個內院,彌勒菩薩的內院,那是彌勒菩薩許諾將來到人間來弘法,到人間來渡眾暫時歇腳的行館,那個地方是可以去的。今年(2002)三月三十一號我特別去拜見印順長老,當時就問師父這個問題,我說:「師父,太虛大師發願要往生兜率內院,師父那你呢?」他說:「當然要去呀!」可見印老也發願要往生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,不過仍然要小心,到兜率天去也有一個危險,什麼樣的危險呢?就是你可能會先經過外院!這外院美女很多,因此要到內院去還是要做工夫的,如果定力不夠,到了外院就給卡住了,所以我們要發願往生兜率天的彌勒內院,還是要下一些基本的工夫。


雖然在人間有這麼多的挫折、這麼多眾生彼此傷害、這麼多不公平的待遇……,但是,我們要感恩,因為這個環境是在成就我們,菩薩如果沒六波羅密的鍛練,三大阿僧祈劫的漫漫長路我們怎麼去完成呢?怎麼去走過這個路呢?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裡面,看到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的修行,那真是精彩!在過去世為一太子的時候,他為了要解除全國人民的旱災,他去求一個摩尼寶珠,為了求那個摩尼寶珠,他經過種種的困難。其中的一個困難是,他到了一個大海,大海上面充滿了毒蛇,不要說那麼多的毒蛇,一條就夠你致死,但是太子就在海邊坐下入慈悲三昧,修了七天七夜的慈悲三昧,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,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。海面所有的毒蛇都把頭舉起來,頭對頭地在海中央鋪成一條道路,讓釋迦牟尼菩薩走在蛇頭上渡過大海。這和基督教的摩西以吆喝渡過紅海不一樣,釋迦牟尼佛不是用吆喝,而是進入慈悲三昧,藉慈悲三昧的慈悲力而渡過大海。我認為釋迦牟尼佛過去本身的修行,有非常多足以啟發我們的地方,這裡只隨便舉個小小的例子。所以諸位,如果看到有人要傷害我們、要用種種手段來對付我們,我們真的要很慚愧,我們過去無量世以前,因為沒有學佛為害無限,我們做了太多傷害眾生的事,所以我們有這些宿業、宿殃,得到這些報應。因此面對我們所有的業障,最好的修持就是慈悲三昧。釋迦牟尼佛在他生平所教導的禪修方法中,除了觀呼吸之外,另外一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四無量心的禪定。我覺得我們平常修持這四無量心的禪定,對擴大我們的慈悲心,幫助是非常非常大,對於轉化我們內心不能轉化的困難,那種瞋恨、那種挫折感以及內心那些化解不開的困惑,四無量心有很大的功力和功能。


談到覺知,第一個我們要覺知到我們情緒的活動,就如天黑黑要下雨,下雨前都是烏雲密佈的。一個禪修基礎比較好的人,通常他對自己情緒的活動是有覺知的。當覺查到自己情緒不對勁了就要做一些動作,譬如說,我覺得今天要去見一個人會很不愉快,那怎麼辦呢?這個人又要見,又已經約好了,這個時候有一個辦法。你可以在家裡花三十分鐘時間先修一座法,修四無量心,從慈無量心開始修,再修悲無量心,再修喜無量心,最後修捨無量心。這一座法修完了,你就有足夠的力量,就好像身上已穿上了盔甲,面對任何敵人都不會受到傷害。或者說,你中午在辦公室裡面覺得早上事情進行得不順利,下午要開會可能會開得不舒服,你可以利用中午飯後休息時間修一段行禪。要非常非常重視散步的作用,走路不是為了走路,佛教裡的所有的行禪,它最大的功能是你在行走的過程裡面,情緒上很多不能平衡的東西,可以在走的過程當中給轉化掉。但是所謂的行禪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:不能快步走,快步走就會沒有用。為什麼呢?大部份的禪修都強調要從容,主要的原因可以比喻為小燉鍋,馬鈴薯、紅蘿蔔等在裡面小火慢燉,慢慢地很硬的、很生澀的東西就熟了、爛了。我認為我們要轉化我們的情緒及情緒上的障礙,道理也是一樣,就是要用這種小火慢燉的方法,藉著散步、藉著靜坐、藉著禮佛、藉著念佛、藉著持咒,藉著各種方式,事實上它的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,慢慢地把我們一些情緒上的困難把它轉化掉。那就是在無形中,像紅蘿蔔或馬鈴薯在鍋子裡面一樣,你不用多費心,只要在鍋子下面保持小火讓它慢慢燒,剩下來的就是鍋子的事情了,等到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後,一打開蓋子裡面都熟了而且很香。


諸位,我們在散步中、在念佛中、在禮佛中,或者我們在其他各種修行方法當中,事實上所有的形式都不是絕對必要的,但是通過這些形式也許可以幫助我們一件事情,一件最根本的事情,那就是把我們情緒的困難轉化掉。今天我們為什麼要把EQ和禪結合在一起來談,因為禪從根本上是以轉化我們的情緒,透過多重方式的禪修,都一樣可以幫助我們轉化情緒上的障礙、轉化情緒上的困難。


對於EQ的內涵,我們談到三個重點,第一個是忍耐,第二個是同理心(或佛教所說的慈悲),第三是覺知的能力。覺知的發展可以從兩方面來看,第一個是所有一切的眾生都有覺知的能力,這種覺知的能力本來不是外來的,我們看到佛傳裡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証悟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」這個「佛性」的意思就是「覺知的能力」。假如有人問我說:「什麼是佛性?」我問你們一個問題,但請不要回答我。什麼問題呢?我的問題是──當你說謊的時候,你自己知道嗎?請不要回答我,回答你自己。如果答案是我「知道」,那個「知道」是什麼?就是說即使在說謊,你自己都知道,那個東西不是人家教你的,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「覺知的能力」,也就是本來具有的佛性。所以,佛就是覺,佛性就是覺知的能力,事實上我們學佛,就是要把這個「佛性」發展出來。本來具有的東西,我們要給它好的環境、好的因緣、好的條件讓它能夠發展。就像種子本來就在那裡,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地灌溉、補充養分,它就沒有辦法成長,學佛就是這樣一件事情。


一個人的覺知很強的時候,他對自己的情緒起伏和情緒的活動,就能清楚的覺知。簡單的講,修行或不修行在這個地方,就有一個很清楚的區隔。沒有修行的人脾氣一來,他就跟著脾氣打轉,為什麼?因為他的覺知不夠強,他的覺知沒有辦法管理他生氣的狀態,他生氣時的連帶性的慣性也可能會進來,所有的防衛系統也會跟著總動員,沒辦法控制,好像一個模式,一個按鈕按下去整個就動起來。只知道這個東西要動了,這個開關是操縱在我的手裡,不是在習氣本身。


一個有修行的人,即使在很生氣的時候,他都知道自己很生氣,而且當他正念一提起來的時候,他的氣(怒氣)就開始轉化,他自己可以感覺到。但是這個氣也不是憑空想像就可以轉化,所以下面再跟各位談如何提升EQ的具體方法。 關於覺知的能力,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很重要、很有關鍵性的開示,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「七覺知」。「七覺知」就是我們覺悟、覺知的能力,可以分為七個來認識,也就是從七個角度來認識覺知的能力,到底是如何分工合作呢?譬如:


第一個是「擇法覺支」,當我們要上坐的時候,我們要先知覺一下,上坐的時候也對坐墊的高度、脊椎骨的挺直與否、肩膀的放鬆程度、頭部高低位置等都要覺知。當你覺知的時候,你可能發現到坐墊的高低軟硬不一樣,因此你會調整一下。這就是你在用功的過程當中,你隨時知道要如何去選擇一個最適當的方式來進行。事實上,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,都要保持覺知。


第二是「精進覺支」,譬如在打坐的時候,因為吃得太飽而有一點昏沉,頭開始低下來了,這個時候就要靠「精進覺支」,自己要打起精神來,這個「精進覺支」一提起來,你的精神就來了。相反的,如果你放縱自己的惰性,你的頭就會一直低下去,最後就睡著了。如果你會善用「精進覺支」,你就會用一些你自己的方法(舌根抵上顎、眼睛微開、身體微動等)調整一下,把不順的氣振作起來。


在修法過程當中,如果覺得氣很順暢或覺受很好,自然就會產生第三個「喜覺支」。但是不管是「擇法覺支」或「精進覺支」或 「喜覺支」,通常它們都是屬於動態的能量,如果這個動態的能量太強的話,我們就不容易得定,因此,有了另外三個覺支。「定覺支」是知道自己定在一點,知道心或念頭專注在一點上,知道自己的心是靜下來的;「除覺支」是把干擾我們的妄想煩惱放下拋掉的覺知。「喜覺支」是知道自己身心很舒暢、很舒服,但是如果你執著它,又會變成一種負擔,所以要有「捨覺支」,把「喜覺支」也放掉。「除覺」、「定覺」、 「捨覺」通常是屬於靜態的能量,和前面的三個動態的能量剛好相反的,這當中的關係就好像天平一樣,動態的三個覺支和靜態的三個覺支當中,有一個平衡的能量,這個平衡的能量叫做「念覺支」。


也就是說,我們在修行在開展我們覺知的能力當中,「念覺支」是一個總關鍵!也就是我們需要念念分明,知道心是動態的能量比較多,或是靜態的能量比較多。如果是動態的能量太多,則心容易掉舉;如果是靜態的能量太多,則心容易落入昏沉。所以一定要在整個修行過程裡面,好像飛機的兩個翅膀,一定要用覺知來保持翅膀的平衡,才不會在掉舉和昏沉兩個極端之間使自己失去平衡。由此可見佛陀對覺知的開展其實是講得非常細緻的,不是那麼粗糙地只是說覺知的能力就是佛性,它是很細的,在我們用功的過程當中很具體地把它說出來。我們要認識到這些東西,然後好好地善用它,好好地善用我們覺知的不同內涵。


本文引用於:http://blog.udn.com/kinshing/231302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hen33333林鳳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